且不说酒的出现是在夏朝还是周朝,也不论酒之父是仪逖还是杜康,“酒”和“女人”却似乎有很深的渊源。比如说,要想做个“君子”,就常被人告诫:切记要远离酒色财气!本文抛开财气不谈,你看看,杯中之物与女人统统成了帖上封条的禁品。胆敢撕了封条的,只好做小人了。其实,翻开历史,好象品德的高下与这两样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古代,能让老百姓吃上饭喝上酒就被公认为能人,就被老百姓拥戴做首领,所以酋长的“酋”用“酉”做偏旁。而且那些名人雅士俊郎英雄,衔觞赋诗叱咤风云者比比皆是。倒是某些看似寡欲之徒,反倒是罪孽深重,名气最大的,比如希特勒。有的人确因喝酒误事不少,可把责任全推到酒身上那也有失公允。莫非你不贪杯,杯子还会跳起来灌你么?误了事,不怪自己,却顾左右而言它,酒成了替罪羊,才冤枉。
再怎么说吧,酒没长嘴,不会还口,可是女人呢?自从孔大圣人说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话后,可给那些小男人找到理论依据了。活生生的一个人,被冤枉却有口莫辩。
褒姒不是好女人,她坏了周;妲己不是好女人,她亡了商;杨玉环不是好女人,她衰落了唐……这些女人啊,也真是的,你们怎么就把我们这些堂堂男儿弄得五迷三道神魂颠倒误家误国呢?可又一想,不对呀,唱《后庭花》的商女不知亡国之恨,那是她们没文化,浅薄,可咱大老爷们可是满腹经纶肩挑经国之大业的栋梁啊,怎么就……唉!
打住,打住。以上且做笑谈。下面敛色正容,只谈酒,谈女人,谈喝酒的女人。
从啜饮沾舌,辣中品出香味的那一天起,就对酒产生了欣赏和敬重。那是何等晶莹剔透的高贵华美液体啊!丝绸般润滑,丝绸却没它柔软;水晶般玲珑,水晶却逊它香醇;童话般空灵,童话却输它圣洁。如此尤物,该用相当精致的酒具盛它,只有同样气质的酒具才能托得起它的那份华贵。一如安娜﹒卡列尼娜,只有高贵神秘的黑色才配得上她啊。
也许说到女人喝酒,有人会想起一些诸如“放荡”“粗俗”等词,其实酒能使优雅的女人愈见其优雅,粗俗的女人愈露其粗俗。看气质怡人的女人喝酒也如闻乐观画,令人赏心悦目。假如像刘姥姥似的纵饮狂啖,固然也拙朴得可爱,但毕竟放得过开,含蓄没有了,美感也就打折扣了。腮上飞红云,恰到好处,若是飞猪血,岂不扫兴?别说旁观者看着不舒服,撤席回府,本人的感觉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所以,常常想起那些诗词中云鬓罗裳的女子,想起那些轻握酒杯的素手和舐吻杯沿的红唇。徜徉于古诗词中,就会邂逅这些惹人爱怜的喝酒的女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清溪碧荷,溪边一个年轻的女子,笑靥如花,神采飞扬,咯咯的笑声溶到酒杯里,泼溅到夕阳里,荡漾到天的尽头;“自君上河梁,蓬首卧兰房。安得一杯酒,慰妾九回肠。”“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则是一个被伤怀浸泡得憔悴的痴情女子,落寞如墙角行将凋零的黄花,心泪拌酒,将一怀愁绪饮下……
要想喝酒喝出情调,并不在于酒本身是否昂贵。环境,心情,酒友,缺一不可。境由人造,情由境生。良辰美景佳伴,相得益彰,其乐无穷!
姐妹们,邀上三五个好友,释放情怀,踏春小酌,何如?
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中国酒吧网 qing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