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缉”真的一无可取吗?

      我要投稿

日前,一位网名叫“意悠然”的女子在某网站发了《忍辱生下孩子,奢望宝宝能见父亲一面!》的帖子,获得了相当高的点击率。“意悠然”叙述了自己和一名男子认识、同居并怀孕的过程。但在孩子出生之后,这名男子却消失了。“意悠然”说:“我的最后一步,就是在全国各大网站BBS发出网络通缉,希望他可以避无可避,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见9月28日《现代快报》)

  于是,众多网友纷纷用激烈的言辞对“负心男”进行指责,其中不乏谩骂和诅咒,并有人开始查询男子的行踪,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开始谴责,说这是一种网络暴力,侵犯了个人权利、个人隐私和个人尊严,并为此而感到痛心疾首。

  “网络通缉”真的就一无可取吗?我不这么认为。虽然网络通缉及其诱发的“网络语言暴力”存在种种问题,但客观上,这种行为却能够使那些原本肆无忌惮的人有所忌惮。如果再适当加以引导,网络有可能成为道德生长的一片沃土。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因为人们都相互熟悉,一个人如果做了违反道德的事,就会受到集体的制约。而这些年来,中国社会逐渐进入“陌生人社会”,对做了不道德的事而受到熟人谴责的担心大大减少,这构成了道德失序的一个重要诱因。

  但互联网的出现有可能改变这一切。一个人如果做了缺德的事而又被“捅”到了互联网上,瞬间就会被成千上万的人所知晓,想隐身于“陌生人”中继续逍遥已不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在网络技术上取得的进步再次把中国从一个“陌生人社会”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熟人社会”!

  当然,网络上“通缉”和“讨伐”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经验需要摸索,效果需要观察,立法需要仔细论证,而最忌讳的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

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中国酒吧网 qingba.com.cn

评论:“网络通缉”真的一无可取吗?

推荐火爆酒吧

  • 中国酒吧网视频广告火爆招商中 欢迎至电垂询
  • 一、优势:中国酒吧网品牌已经覆盖全国大小城市
  • 二、特点:专为中国特色酒吧服务,酒吧分类齐全
  • 三、口号:打造中国酒吧网一流休闲时尚消费品牌

推荐火爆酒吧

最近浏览的页面

中国酒吧网 www.qingba.com.cn 手机访问:wap.qingba.com.cn

酒吧投资酒吧管理、酒吧推广、酒吧设计、酒吧人才、时尚娱乐大型电子商务门户

版权所有 © 中国酒吧网 200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