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不同,亚洲的收藏者得到一瓶上等好酒时,玩味与欣赏过后,他们会尽快地开瓶一尝究竟。与英国的收藏家比起来,他们快乐至上,畅快而又没有传统的桎梏。
但不被传统牵绊并不代表没有传统。亚洲人对葡萄酒独特的喜爱可以追溯几百年。早在14世纪,葡萄酒就成了中国统治阶级热爱的珍酿。由于亚洲悠久的美食传统正是建立在精致的技艺和千回百转的味道上,于是葡萄酒的微妙口感自然而然的与亚洲人的餐桌融为了一体。有调查甚至表明亚洲人是比白种人更称职的品酒师。同时是品酒家的作家Robert Joseph也曾经提到,由于不同寻常的文化背景,亚洲在葡萄酒上的鉴赏力常常领先于纽约和伦敦。
而在最近两三年,亚洲人的购买习惯又发生了小小的改变:买家不再局限于购买已经经过窖藏,可以直接饮用的美酒,购买新酿造葡萄酒的风气开始兴起。这个习惯在亚洲刚刚兴起就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高傲惯了的英国葡萄酒商们开始频繁的收到来自亚洲的难以置信的订单,大量的向他们求购当年的第一批新酒。
虽然相比香港和新加坡等成熟市场,中国大陆的葡萄酒市场目前还只是个初生儿,一个“睡梦中的巨人”,但近年的数据却显示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以每年10%的增长率递增。单北京一座城市进口葡萄酒的消费量每年就有30%到40%的增幅。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葡萄酒尤为国人青睐。尽管增长迅速,然而进口葡萄酒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尚不足5个百分点。毫无疑问,这里为新旧大陆饱受产能过剩之苦长达二十几年的葡萄酒商点燃了不熄的希望之火。
“中国葡萄酒市场健康增长的因素非常之多,除却关税递减之外,国人收入的增加以及他们对于考究社交/文化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是原动力所在。”中国最大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圣皮尔精品葡萄酒公司合伙人Don St.Pierre,Jr.分析。
而两家中国竞拍者在最近巴黎葡萄酒拍卖会上的抢眼表现无疑是Pierre一席话的绝妙印证。
美日美月副总裁吴斌的分析不无道理:“有什么样的产品属性,就有什么样的消费属性。法国葡萄酒的百年历史,精湛品质以及其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我们选择法国作为经销葡萄酒的唯一产地的根本原因,而新大陆葡萄酒采用的勾兑伎俩让我们对此敬而远之。我们的销售不经由任何中间机构,直接指向高端客户群体。他们大多有海外生活和工作经历,经历过以高端葡萄酒为伴的生活方式的熏陶,深谙葡萄酒文化,他们有能力并且期望这种生活方式的延续;当然其中也不乏单纯将葡萄酒作为一种奢侈品去消费的人群,目前前者与后者的比例约为1∶1。”
葡萄酒文化在中国显然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然而葡萄酒鉴赏作为一种西方概念势必为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所追捧,这是一个为葡萄酒所饥渴的巨大市场,面对着为市场所饥渴的葡萄酒新旧大陆,东西方基于琼酿构筑了一种难得的美丽和谐。
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中国酒吧网 qing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