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纵观国内目前礼品酒市场的现状,绝大部分卖的是“包装”,或者是“价格”。即要么通过豪华的包装掩饰内在价值,给消费者一种虚幻的“价值心理满足”;要么以纯粹的低价贱卖资源,包括一些名酒厂也以这样的思维进行营销。这样实际上是违背了礼品酒的价值规律,沦为“好看不中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由于市场尚未规范,礼品酒没有一个价格的空间定义,使许多酒商甚至一些没有三证的小酒厂打着礼品酒的旗号做礼品酒的擦边球,或通过模仿和名牌酒品打擦边球的形式迷惑消费者,或者借助近似的商标形成超低性价比的“伪礼品酒”,导致许多的杂牌乱定价而扰乱了价格秩序,这些都加剧了礼品酒市场的混乱。
目前国内礼品酒消费就是“买的不喝,喝的不买”,购买者和使用者分离使得购买者的态度是单向的,产品实际效果的反馈是虚无的,这种消费现象必将加大礼品酒作为礼品消费的市场失衡。许多厂商亦是利用这一心理定价赢得可观的利润。这种“概念+礼品”的市场操作虽然利润大,但过于依托广告和促销策略,风险也大,只能注定其短命的周期,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时下礼品酒出现多极化现象:一面宣称自己是中高档的酒,要进军高端市场,在品牌的运作上以高端的品牌形象传播,一面用变换子品牌的方法挺进中低端消费市场想涵盖全部消费层面。这种不专一的品牌运作如同脚踏几只船,一般是难以长久平稳运行的;其次,也是没有明白品牌的信息在商流和消费群体中的专一,造成资源浪费损害品牌。
厂商对礼品酒包装、名称、赠品上往往煞费苦心,但纵观整个市场,仍然大都是大同小异。现在礼品酒无论木盒、纸盒还是晶体,除了图案不同外,给人的感觉似曾相似,根本形不成差异优势。在名称上也是大同小异,比如很难从名号上判断出是“鸿福有余”好呢还是“吉祥如意”好,总之都很好,但也就都没有了特色和优势。
礼品酒渠道就要勇于超越大胆创新,寻找另类渠道获得更大突破。如西凤尊酒以邮政渠道的关系营销为突破点,顺利地通过邮政渠道进入了中高档酒的商务圈;再如五粮液的金叶神商务礼宾酒,以烟草的名烟名酒店为主渠道选择,很好地体现了品牌自身的高档定位及特色,因为名烟名酒店大都是中高档品牌,此类店也几乎成了“茅五剑”等高端品牌的专营店。同样商务用酒也是礼品酒一个新的重要高端渠道。再配之以中心区域的大型商超及高端酒楼餐饮等终端,销售酒渠道就可涵盖礼品酒所有的高端区域。
加强附加值和差异化优势如何形成差异化,增加礼品酒的个性和附加值是目前礼品酒走出同质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比如在礼品盒中搭放附赠其它消费者喜欢的产品,礼品酒与名烟的组合装就是一例,现在有的礼品酒在礼盒中放中华烟就是好烟好酒不分家的思路体现,还有好烟好茶好酒连体卖也是好的“拉郎配”。另外,有的放进金银饰品和有品位的文化用品也都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总之,礼品酒一定要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有自己的个性和附加值,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积蓄文化底蕴夯实礼品酒雄厚基础。
这些年保健礼品酒广告大多夸大功能、赤裸裸地叫卖,消费者对礼品酒的信赖度普遍较低,椰岛鹿龟酒的诉求定位、传播策略如不能跳出常规思维,很难取信于消费者。看过椰岛鹿龟酒礼品广告的人都有一个感觉:品味足、情感浓。一群老年人生活幸福、其乐融融,高谈阔论、争论“女儿好、儿子好”的画面,让幸福的人感受到了幸福,不幸福的人有了幸福的期盼。一句“好礼送给至亲人”更是让“好儿子、好女儿”争相购买椰岛鹿龟酒,强力拉动了礼品市场的销售。细分产品进一步做大礼品酒市场。
目前我国礼品酒产品同质化、营销克隆化严重,高度细分是未来礼品酒市场及渠道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礼品酒又一利基点。如何细分礼品酒,精确开发更多分众化的礼品酒?比如可以如下操作,获取某种思路:
按消费场所进一步细分礼品酒:如第一款吧厅专供礼品酒(以下均简称酒),第一款网吧专供酒,第一款列车专供酒,第一款机场专供酒,第一款火锅连锁专供酒等;
按性别进一步细分礼品酒:如第一款老婆酒,第一款情侣酒,第一款男人专供酒,第一款女人专供酒等;
按消费功能细分礼品酒:如第一款结婚纪念酒,第一款婚宴专供酒,第一款满月专供酒,第一款军人酒等等。
当然整治礼品市场、规范引导礼品市场也是推动我国礼品酒市场走向繁荣有序、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
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中国酒吧网 qing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