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高端梦”难圆
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京城九门传统小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嘉认为,境内外旅游的高端消费人群是传统小吃的“救世主”,爆肚冯的传人也对高端客户定位充满信心,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什刹海本身的商业生态,带来了天然的消费市场。
据记者观察,目前传统小吃的消费者以中老年居多,而且都是散客,年轻人也大都是陪老人来的。“现在还看不到有国外旅客和酒吧街的消费者向这里流动。”到小吃宴来考察的一位餐饮业人士认为,以目前的情况看,小吃宴还很难沾到现有的消费市场的光。“别看小吃宴在什刹海酒吧街附近,但是与酒吧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他表示。
夜晚,在酒吧街银锭桥畔的烤肉季与酒吧一样灯火通明,其也是北京传统老字号,目前已经和身旁的酒吧“相依为命”。烤肉季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经常光顾的还是附近泡吧的人,而且有一半的人在这里刷卡消费。除了与酒吧相对近的距离以外,烤肉季的营业时间、菜色也给酒吧一个互补的填充。
旅游团给小吃带来新机遇
根据西城区对什刹海风景区的规划,这里除了整治违章建筑以外,还要发展特色餐饮业,扩大旅游规模,来构建什刹海特色商业街。小吃宴能够在孝友小学搬迁的基础上伫立在孝友胡同,也是应和了特色餐饮业的目标。
据相关人士透露,西城区旅游局已经与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形成一份协议,将小吃宴作为北京城的特色旅游景点,通过与旅游团的合作,直接将目标客户群“引领”到小吃宴这里。“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传统小吃的目标客户定位是一种很好的保证。”该人士表示。
业界:融入原有商圈方解“近渴”
小吃宴的红火,证明老字号的捆绑经营是成功的,但是也表现出什刹海原有商业生态的独立或者说不相容。与周遍酒吧相比,小吃宴更像“世外桃源”,安静、深沉,无需服务生的邀客,经常光顾的80%是11家小吃从四面八方带来的回头客。
对于小吃宴能否在火爆之后长期保留旺盛的人气,继续给什刹海商业生态圈增加掘金源,分析人士提出,传统小吃借力酒吧消费群体还需要下功夫与这里的地域特色融合。否则,即使保留原有的回头客,身处什刹海这样一块宝地如果不“自动”地吸引酒吧客流过来,也是有些遗憾的。
什刹海周边胡同一家小吃店老板担心,价格相对高、分量相对小,光顾小吃的消费者到底能“不远千里”来几次?如果酒吧街客流这个“近水”也能解了传统老字号的“近渴”,小吃宴红火的持续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