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新派风景:小吃宴遭遇酒吧文化隔阂(1)

      我要投稿

  一个什刹海,似乎成了两个天堂。然而,“脆弱的商业生态往往是不能承载太多元素的”。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在什刹海的融合与博弈上成了一个谜。

  
什刹海已经成为京城最香的一块饽饽,大家纷纷期待依托这里的资源。而这里的生态环境在看上去的优雅浮华之下,究竟是怎样的一番状况?依托浓厚文化的经营者到底私藏了几块奶酪?什刹海的未来定位到底情归何处?

什刹海的新“9点半”现象

  晚上9点半,酒吧街:夜未央,酒正酣;晚上9点半,小吃宴:食客散,门欲关。

  
老北京传统小吃入驻什刹海半月时间里,晚上9点半,成了小吃与酒吧在这里欢畅的临界点。如果你晚上9点半刚刚来到这个夜的天堂,那么品尝小吃的念头必定要被打消,因为这里已经关门。“7、8点钟的时候,小吃就已经全卖完了。”“连炒菜也没了。”跑堂的伙计告诉那些慕名而来的食客。

  
小吃宴开业第一个星期,下午3点多的时候,门外就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发号发到好几百号。下午5点钟小吃宴一开门,食客蜂拥而入,许多没有座位的食客端着碗坐在走廊的木凳上吃,剩下的一些人端着碗站着吃。到了晚上7、8点,小吃宴陆续开始收拾店铺,有的则留下准备明天的料。

  
“为什么不开得再晚一些?”记者询问月盛斋的老板时,被告知:“备不过来料。”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来到月盛斋的门脸前,希望老板再卖一些。老板放下手里的活说:“今天再卖,明天我就没得卖了。”当记者不解地问她为何不多请几个伙计,延长营业时间时,老板没有说话。老板并不声张的言语里彰显出这样一个事实:1天的毛利已经达到了2600元,“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怏怏地离开小吃宴,穿过一条僻静、漆黑的路,一刻钟以后,我们来到了后海那片喧闹的酒吧街。看看表,晚上9点半。小吃宴已在这一时分落幕,酒吧伙计的邀客声,隔岸两街的音乐声,零星几位泡吧族手中酒杯的撞击声……揭示着,这里才刚刚开始!

消费路径入“歧途”

  
一位从良乡特地赶来小吃宴的老大爷,晚上6点钟如愿找到座位,开始品尝“一辈子的记忆”。大爷前半生一直住在前门大街,店店相邻的破旧的小吃门脸记录了他人生的痕迹。他在小吃宴颇具代表性,这里的许多顾客都是看到报纸后慕名而来的“老北京人”,尤其是前门大街的小吃门脸拆除以后,老北京传统小吃的“归宿”一直让这些老北京人惴惴不安着。寻访小吃宴,实际上更是寻访一种害怕流失的记忆。

  
英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泡吧”族,所谓“泡吧”,就是在一家待一会再换一家,一整夜游走在喜欢的音乐里、气氛里。英子30岁,是北京一位高层白领,有幸福的家庭与爱情,然而这并不影响她抛开男朋友与家人、朋友,独自“泡吧”。与陌生人聊天,有选择地聊天,无回避的话题,转身以后变成陌路……

  
记者观察到,从小吃宴出来的顾客们,还有来晚了扫兴而归的顾客们,并没有和记者一样顺着望海楼旁的小路取径酒吧街,而是驾车或乘的士打道回府了。

  
相反,小吃定位的救世主们——高消费的国外旅客,却在这里找不到踪影。她们甩着轻盈的金色的、红色的或是棕色的头发咯咯地笑着,与对面的穿着纯棉T-shirt的他们吸吮一种名叫“埃及水烟”的东西,注意力不在酒、不在烟、或许也不在身旁的人,而在这种昏暗的神秘的气氛里,在他们(她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实,英子并不完全算是泡吧族的代表,仅是一种极致的表现。大多数人在这里调侃友情或享受寂寞,或挥霍青春。重要的是,他们(她们)与小吃宴的Fans格格不入。

  
地处什刹海的小吃宴,相对于这里既成的现代酒吧文化,可谓芳心不在家!


转载请著明信息出自:中国酒吧网 qingba.com.cn

评论:北京什刹海新派风景:小吃宴遭遇酒吧文化隔阂(1)

推荐火爆酒吧

  • 中国酒吧网视频广告火爆招商中 欢迎至电垂询
  • 一、优势:中国酒吧网品牌已经覆盖全国大小城市
  • 二、特点:专为中国特色酒吧服务,酒吧分类齐全
  • 三、口号:打造中国酒吧网一流休闲时尚消费品牌

推荐火爆酒吧

最近浏览的页面

中国酒吧网 www.qingba.com.cn 手机访问:wap.qingba.com.cn

酒吧投资酒吧管理、酒吧推广、酒吧设计、酒吧人才、时尚娱乐大型电子商务门户

版权所有 © 中国酒吧网 2006-2012